
_lit.jpg)
一、刻苦學習,認真鉆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自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王霞明一直奮斗在生產一線,至今已是24個年頭。在這二十多年的歲月里,他數十年如一日,立足崗位,樂業奉獻,并不斷學習冶煉專業知識,積極進取,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將自己的青春和美奉獻給了自己熱愛的鐵合金冶煉工作。
硅鐵冶煉難度高、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差,面對這樣的工作環境,他沒有退縮,沒有放棄,從學習最基本的判斷爐況開始,逐步提高冶煉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冶煉經驗。
王霞明先后參與完成了低鋁硅鐵、硅鋁鋇合金、低鎳鉻生鐵、超低碳硅鐵、高硅合金等特種合金的開發生產工作,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認真鉆研學習的工作精神,讓他快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成為鐵合廠冶煉工作中的佼佼者。自開發生產高硅合金以來,王霞明同志憑借豐富的冶煉工作經驗和獨到的冶煉技能,引導3#爐率先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高硅合金Fe含量和冶煉電耗雙雙達標。
在干好工作的同時,王霞明同志還不忘自身素質的提高,于2009年取得了在職教育大專學歷,并于2016年被聘為助理工程師。同時,他還刻苦鉆研學習鐵合金冶煉專業知識,熟練掌握硅系、鋇系合金的生產工藝流程,不斷提升冶煉技能,掌握冶煉方法,時刻準備為企業產品升級和技術進步,履職盡責,發揮作用。
二、踏實工作,勇挑重擔,屢次實現指標突破
2016年鐵合金廠開始生產高硅合金,王霞明等一批技術骨干擔負起主要責任,但班組成員操作不熟練、冶煉技能低、工作經驗欠缺等問題,給日常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困難。在此情況下,王霞明同志勇挑重擔,主動作為,耐心為員工傳授冶煉技能和操作方法。正是在這樣一批冶煉班長和技術骨干的共同努力下,鐵合金冶煉技術力量日益得到加強,產品技術指標一度達到行業較好水平。在王霞明同志的技術引導下,3#礦熱爐生產指標在各爐臺中名列前茅,為其它爐臺的指標進步樹立了標桿,指明了方向。2020年,高硅合金產品平均Fe含量達到1.25%,產量達到13021.75噸,平均電耗12720kwh/t,產品成本可控,收益可觀,為企業順利實現全年經營任務奠定了基礎。
企業生產指標的不斷優化和提高,離不開以王霞明為代表的一大批技術骨干和能手的辛勤付出,同時也見證了他在鐵合金冶煉方面的歷練和成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沒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工作崗位上的堅守和付出,就不可能在鐵合金冶煉方面取得這樣驕人的成就。王霞明同志就是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立足崗位,敢于吃苦,勤于思考,善于總結,成為了鐵合金廠冶煉技術骨干中的佼佼者,引導班組及爐臺,不止一次圓滿完成了領導交予的工作任務,為鐵合金廠的技術進步、指標優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三、堅持原則,大膽管理,敢為人先做表率
作為冶煉班長,王霞明同志在工作中能夠堅持原則,大膽管理,始終秉承“嚴是愛、松是害”的工作態度,不折不扣落實各項工作任務。在具體工作中,他敢于率先垂范,積極作為,自覺履職,把做好本職工作看作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堅持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好做透徹。在班組管理中,他敢于管理,做事公道,待人誠懇,善于溝通協調,確保了班組工作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執行力,并屢次在班組評比活動中獲得好評。在日常工作中,他還做到了開展工作有計劃、有布置、有檢查、有說法,十余年如一日,堅持落實日、周、月工作計劃和措施,嚴格交接班制度,班組工作開展有聲有色,井井有條,切實做到了“將工夫下在現場基礎打在班組”,取得了理想的工作業績。
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鐵合金廠要取得長足的更好的發展,需要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方可繼續前行,實現目標。面對新的發展和要求,王霞明同志將繼續憑著對技術的執著和追求,以實際行動帶動一線生產人員,主動學技術煉本領,培養更加多的技術骨干,確保技術經濟指標不斷得到提升和優化,力爭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讓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工作實踐中繼續得到提煉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