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鉆研作為追求
從2013年8月至2019年8月,保持著自己對所學專業的熱愛,整整6年時間,在嘉峪關大友嘉能化工有限公司自備電廠從事發電工作,先后任發電班組長、責工及大班長。作為一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他深知這一路的艱辛,便從內心深處做好了崗位奉獻的準備,青春不再,生命無悔,用有限的青春追求無限的事業。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從一名普通的汽輪機崗位運行工,成長為一名機、爐、電、化全能的值班員。在電廠工作中,通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結合,大膽創新,科學調整運行參數、改造系統管線,優化操作方法,使得發電機組效率提升了約3%。在工藝參數的控制方面,通過反復的試驗調整,逐漸摸索出了適應本機組最優的供汽參數,用同等的燃料,使鍋爐、汽機達到最優負荷。在吃透發電工藝及系統布局的情況下,對部分管線進行了大膽改造,使機組的熱耗降低了1000kj/kwh,年增加發電量100萬度,實現經濟效益約20萬元/年。在設備操作上做到細致入微,力求完美,機組每一次啟動的振動值、位移值等參數不斷優化,運行時四塊瓦的振動均小于20um,做到了振動值在同容量、同型號、同廠家機組中最小。操作方法的改進,在提高設備效率的同時,延長了機組使用壽命,確保了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發電運行是一項非常專業、非??菰锏墓ぷ?,但既然選擇,則永不言苦。他自己明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能夠承受比別人更多的挫折和打擊,才可能有所獲,有所得。正是因為這種信念的支持,才戰勝了一個又一個難題。記得當初在發電調試期間,沒有節假日的概念,每天待在現場,跟著調試人員學習,一遍一遍的聯動試車,一次一次的分析故障。有一次,在調試過程中,汽輪機三瓦瓦溫88℃、回油溫度79℃,均超出停機上限值(瓦溫85℃,回油溫度75℃),機組無法啟動運行,公司領導及調試人員急得團團轉,找不出問題的癥結。他通過冷靜的分析和對軸瓦供油系統構造的反復研判,提出了加裝節流孔板保證汽輪機三瓦供油的方案,通過在二瓦、四瓦加裝孔徑為20mm的節流孔板,在保證二瓦、四瓦供油的前提下,增加了三瓦的供油量,實施后三瓦瓦溫降至67℃,回油溫度降至54℃,瓦溫及回油溫度均達到了規定范圍,保證了機組順利沖轉,大大縮短了聯動試車的時間。
當時,由于經驗不足,鍋爐省煤器經常出現泄漏事故,一旦泄露必然導致機組停運。由于每次停爐時間比較短,生產任務緊急,不可能等到煙道溫度完全冷卻后再進入,所以經常是溫度降至60℃左右時就進去檢修??吹胶凸び褌兠看螐募淙丝着莱鰰r衣服褲子全部都濕透的狼狽樣子,他在心理暗暗發誓,一定要解決這一棘手問題,給大家創造良好的工作與檢修條件。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大膽創新,最終提出了提高鍋爐給水溫度保護省煤器的方案,徹底解決了省煤器泄漏的問題,近三年時間省煤器未出現過泄露,此項改造在同行業同類型電廠中處于領先水平。
——用奉獻詮釋擔當
2019年8月,于建紅被調往大友鐵合金廠擔任副廠長,這對他來講是一個全新的工作。一方面,需要大幅度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需要通過技術進步來改善經營困境。通過對鐵合金冶煉技術的初步掌握,決定通過利用自身特長——發電專業知識和經驗,來開展以降低電耗為核心的技術攻關。在熟練掌握鐵合金冶煉工藝流程、各分子系統的作用及控制方式、配料計算、負荷控制后,重點參與了機械加料系統的改進優化,上料系統自動化改造、冷卻塔加裝填料及收水板改造等技術改造項目。并積極與技術先進企業就自動加料、礦熱爐自動控制系統等進行了技術交流,對礦熱爐自動控制系統及變壓器有載調壓改造等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儲備,為后續的逐步實施奠定了基礎。
進入鐵合金廠后,針對鐵合金廠用電過程中功率因數偏低,導致產生力調電費及入爐功率偏低的問題,結合生產經營實際,在充分考慮投資、布局、效果及后期維護等問題后,主持實施了礦熱爐高壓側無功補償項目,項目建設時,從立項、招標、土建施工、設備安裝及調試過程中,全程跟蹤把關,最終順利完成,設施投運后效果顯著,功率因數達到了電力部門的要求,每年節約用電成本約170萬元。并且提高了入爐功率,有利于礦熱爐增產降耗,后期效益可觀。
——以成績體現價值
默然回首,于建紅參加工作已經7年,付出也得到了回報,對企業、對個人均產生了積極效果。先后完成了除氧器進汽改造、鍋爐熱風再循環改造、汽輪機軸封供汽至低加改造、汽輪機軸封供汽后軸封獨立調節改造、“一種鍋爐助燃管”等18項技術改造及先進操作法。2016年帶頭完成的“一種具有高除氧效率的熱力除氧器”,被評為嘉峪關市職工先進技術操作法一等獎。2017年所完成的“一種汽輪機慮油裝置”獲嘉峪關市職工創新成果優秀獎;2018年完成的“一種同時進酸堿的混床再生方法”被評為嘉峪關市職工先進技術操作法一等獎,“一種虹吸罐在脫硫漿液系統中的應用”獲嘉峪關市職工創新成果三等獎,獲甘肅省職工創新成果優秀獎;他個人也先后獲得2016年嘉峪關市“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嘉峪關市“十大雄關工匠”、2018年度嘉峪關市“最美雄關人”、2018年度甘肅省優秀團員、2019年嘉峪關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截止2019年底,共取得13項國家專利。2020年被推薦為“甘肅省勞動模范”。
在日常工作中,他也是積極主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講授給周圍同事,促進個人先進經驗向班組先進操作法的轉換。所帶領的班組先后獲評嘉峪關市“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嘉峪關市工人先鋒號”、“十佳創新型班組”、“甘肅省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